9月27日,数字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苏州市吴中区三马村村委会,开展“3D打印进社区”科普实践活动,将前沿数字制造技术带给社区孩子,播种科学创新种子。
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开场,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图片介绍和讲解,让小朋友了解国旗、国徽的意义及中国科技文化发展成就。

随后,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用PPT和视频资料,以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从数字模型到实体物件的过程让孩子们充满好奇。互动问答与实物展示环节最受欢迎,志愿者提出问题,小朋友踊跃回答。志愿者还送上3D打印的中国结、月饼、手指陀螺等小礼物,深受孩子们喜爱。活动现场,3D打印机制作中国结的全过程,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本次参观活动使大学生志愿者在知识应用、思维启发和能力锻炼三方面获得了显著提升。志愿者们不仅通过知识传递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使命感与成就感,还激发了对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思考,认识到技术可作为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桥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大家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切实锻炼。
此次“3D打印进社区”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双赢”实践。它既展现了高校学子服务社会的青春正能量,也让社区孩子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既凸显了数字艺术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的广阔前景,也为科技普及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

未来,数字艺术学院将结合数字艺术专业特色,创新活动形式,推出“3D打印文化创作”“数字模型设计”等主题实践,在传递科技知识的同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