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墨韵澄心——砚台与音乐中的情绪疗愈之旅”工作坊在我校袭常楼A7室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面向新任辅导员,旨在通过水墨与音乐的结合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提升专注力,探索正念练习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水墨与音乐交融,打造沉浸式疗愈体验
活动由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青年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健康管理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学工处心理中心陈秀元老师主持,结合正念练习、研墨体验、音乐冥想与水墨创作,帮助辅导员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找到身心平衡。
活动伊始,陈秀元为参与者介绍了“正念(Mindfulness)”的核心理念,并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短暂的深呼吸冥想,引导大家专注于当下,放下杂念,进入沉静的心理状态。

研墨静心,感受情绪的流动与释放
在“正念研墨”环节中,参与者手持墨块,在砚台上缓慢研磨墨汁,感受手部的触觉、墨的流动与细腻的声音。“注意你的手与墨的接触,感受墨块在水中的变化,关注当下的动作,而不是急于完成。”在陈秀元的引导下,大家逐渐进入专注的状态,体验到研墨带来的心境平和。

随后,在水墨情绪表达环节,每位参与者都在宣纸卡纸上进行水墨创作。不同于传统绘画的具象表达,此次创作强调情绪的流动,鼓励大家用毛笔点染、晕染、层次调整,让墨水的浓淡变化象征情绪的释放。
“墨水的扩散就像情绪,它可能浓烈,也可能变淡。请用水墨自然流动的方式,表达你此刻的状态。”

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辅导员对自我情绪的觉察,也让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放松与内在情绪调节的能力。
正念收尾,深度分享与情感共鸣
活动的最后,每位参与者都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与感悟。有的老师表示,在墨水晕染的过程中,自己焦躁的心情逐渐平复,感受到情绪的柔和变化;有的老师则认为,水墨画的无固定形态正像人生的起伏,每一次点染、每一次晕染,都是一次新的调整和接纳。

陈秀元在总结中表示:“辅导员的工作既是对学生的心理支持,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本次活动希望让大家通过水墨和音乐的结合,找到调节压力的新方式,并将这些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此次“墨韵澄心”正念研墨音乐疗愈工作坊不仅让辅导员们体验到了水墨与音乐结合的放松方式,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情绪管理思路。未来,学工处心理中心将持续开展更多类似的心理健康支持活动,将正念、艺术疗愈等方法融入辅导员的培训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学生,同时提升自身的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