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由苏州工业园区民革委员会牵头,我校统群处与数字艺术学院联合承办的“蜡染——穿在身上的历史”贵州纳雍蜡染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若水楼505数字艺术学院非遗工作室举行。苏州民革市委副主委、民革园区基层主委章明珠,贵州纳雍县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梅,我校统群处副处长穆牧、郑亚君,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张杨、副院长张耀参加活动,共同见证统战力量推动下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穆牧表示,此次活动是统战工作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推动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贵州纳雍蜡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与深厚情感,将其引入校园,有助于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黄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纳雍蜡染的历史渊源、独特风格和制作工艺。从象征着民族图腾与美好生活祈愿的图案,到取自天然植物的染料,纳雍蜡染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密码。在实际操作环节,黄梅老师手把手指导师生们用蜡刀蘸取蜂蜡,在白布上勾勒图案。大家或是描绘富有民族特色的纹样,或是尝试复刻经典的苗族图腾,在一笔一划间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现场互动频繁,其乐融融,充分展现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和谐氛围。

作为统战工作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此次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民族非遗文化的机会,更搭建起了促进民族团结、深化文化认同的桥梁。通过亲身体验蜡染制作,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次贵州纳雍蜡染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是统战部门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成功探索。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统战力量,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民族非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